

-
观点 | Opinion more
-
喷内地供港的“港独”,东深供水历史了解一下?
内地作出巨大牺牲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包含着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的良好祝愿和良苦用心。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民心工程,却被某些势力喷个没完,甚至成为“港独”的眼中钉。如何让大家对一件大好事都满意?或许,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全文]
-
英语在欧洲衰落无可避免,谁来替代?
“英语正在欧洲失去它的地位,这个趋势的发展是缓慢的,方向却是确定无疑的”,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的这句话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事实呢?容克主席的上述表态是他在佛罗伦萨对意大利人用法语演讲时做出的,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讲那句话时他使用的却是英语。[全文]
-
驻香港部队的这个首次,意义不一般
驻香港部队在近距离观察了解外军方面,有着内地部队难以达到的有利条件,但受种种因素的制约,优势条件并没转化成实际作战能力的提升。此次驻港部队海军与来访法舰展开联合军演,则透露了一个新的可能性——既然走出去很难,那就把握好请进来的机会。[全文]
-
港人参军:缘何年年提起,却难有进展?
今年两会,香港民建联将提“港人参军”提案。香港不用给国家交税、不履行兵役等义务,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长此以往就会变得“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加入解放军,会让他们更清晰地感到国家为保护香港安全、付出了怎样艰苦的努力。[全文]
-
巴士翻车,如何考验香港应急能力
这是一起不幸的车祸意外,但当局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媒体高度的关注,市民的紧急自救能力,信息管理的高透明度,无不展现了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高效应急管理能力。然而,如何可以进一步防患于未然,或许是事故带给我们的反思。[全文]
-
香港立法会补选究竟有多复杂
香港反对派一定会利用周庭被DQ(取消参选资格)等话题大肆炒作“政治干预”,同时借高铁“一地两检”、陆港冲突等抬高政治氛围,竭力为自身参选造势,建制派与他们的选战是一场贴身肉搏苦战。[全文]
-
GDP将赶超香港,深圳下一步怎么走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其核心优势和诸多不足。就总体而言,当深圳在全力推动创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时,香港却陷入政治争拗、内耗纷争而无力自拔,这就必然导致了双城竞争的长远结局。[全文]
-
为何成龙电影在香港票房越来越差?
观影口味背后反映了香港年轻观众目前的社会文化心理。为何这些香港年轻人只喜欢港味电影,排斥具有内地色彩的电影?为何某些香港人提出“香港是香港人的香港”?为何会发生一系列的排斥内地游客事件?这些现象联系起来看,不言自明。[全文]
-
成龙是表达中国时代精神的大师吗?
成龙在电影中既阐释了制片人的思想,又抒发了观众的情绪,而且还在其中表达了观众的价值观。对于电影产业的研究人士和社会学家而言,那些电影体现了成龙的价值所在——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当今中国内地电影观众的群像以及这些观众到底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影片。[全文]
-
香港,一座富裕但不先进的城市
要举例说明香港的“不先进”,完全可以浓缩在一场约会中。首先带齐“三件宝”——八达通、现金、信用卡;出门搭红VAN、港铁,或打的收硬币;到米其林饭店吃饭,取手写纸质号,站着等位;AA买单时,大家开始翻遍全身搜刮“散纸”凑零头。[全文]
-
在《沧海一声笑》中,黄霑寄予了什么样的豪情?
同新文化运动在“五四”之后由“政治理想”走向“社会理想”的心态类似,黄霑的歌词也反映出,在九十年代的香港,更加值得深化的议题是社会维度的公民人格建构。强调“我”的潇洒狂放,也是为了让人们不至于沉湎于享乐与名利,而应当保守基本的“情”和“义”,在社会当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全文]
-
香港女生13天爱上中国军人,“中式军事步操”有功劳
与英式军事步操相比,中式的推广范围还不够大,影响的人群还不够多,社会整体认同还不够高。步操绝不仅仅是几套简单的队列动作,背后凝结着的是国家观念和民族文化认同,这种影响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并通过青少年的成长影响着香港的未来。[全文]
-
一地两检争议:制定基本法,不代表中央只能袖手旁观
基本法制定后并不是就一劳永逸,中央政府并不是就只能在基本法之外袖手,对香港发生的一切针插不入、水泼不进。人大常委会面对有关新的‘具体情况’,完全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有法律效力的决定。这样的最高权力并不因制定了基本法就已被废弃。[全文]
-
参与“一带一路”,香港有一张强力文化牌
香港文化人近期提出一个新概念,即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中要力促“香港文化带路”。香港具有内地城市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比如“二文三语”即中文、英文与汉语、英语、粤语;健全的国际交流互联互通网络;以及多元文化及全球视野。 [全文]
-
香港每五人就有一人贫穷?
老师让学生说说“我的志愿”,富豪儿子说:“我希望凭自己实力,赚到爸爸一半的资产:2个物业和1亿港元。”另一个捡纸皮伯伯的孩子说:“我希望长大后能像爸爸一样拿综合社会保障援助。”香港有多少人生活在“贫穷困境”中?特区政府最新的答案是:超过135.2万。[全文]
-
香港“殖民地思维”令李嘉诚惨失2000亿,出路何在?
中兴、华为这两家中国通信业的国际巨头在发展初期都存在港资背景,但为什么那些港资却都没有将产业升级到技术含量更高的层次呢?李嘉诚作为一个精英商人,为什么不会想到借助现在创新的热潮大量投资于中国人的科技创新企业呢?[全文]
-
十九大报告3处提到港澳,港人有话说
在香港各大媒体上,十九大的报道占据了很大篇幅;地铁车厢内,滚动播放着关于十九大的动态新闻;香港政商领袖人物和立法会议员们,则纷纷围绕十九大的“热词”充分发表意见,讨论香港的未来发展路径。[全文]
-
香港建制派联署“剪布”,反对派的大招能否被终结?
10月9日,37名香港立法会建制派议员联署,提出修改财委会及辖下两个小组委员会会议程序的五项建议。此举被视为建制派对反对派“拉布”大招发起的猛攻。当然,反对派决不会甘心束手就擒,他们也正准备发动反击……[全文]
-
“民主墙”事件中,有理有据消极怠工的学校保安们
“民主墙”附近的校园保安例行公事般地走上前来,了解我们的目的、查看我们是否是学生以外;在得知我们不是来“民主墙”贴东西,而是来了解学生的想法之后,更加警觉了起来。保安通过对讲机叫来了自己的主管,先是确认我们并不是记者之后,又强调说,希望我们的调查能够尽快结束,这才离去。[全文]
-
“港独”学生背后有人
那些“长胡子”的“全港大学校监们”只敢说自己支持的是“港独”与“言论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散布一种高度抽象的刻板印象,把来自内地的一切都符号化为他们需要对抗的、根本无需对话的群体。至于受这种“敌我之辨”的激励而顶在前面的,反正也只是学生而已,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黄秋生寻父有了结果:曾因“中不中、英不英”身份认同困难
-
外媒:美团点评接触多家投行欲在香港IPO
-
香港:4劫匪持铁锤抢劫 珠宝店损失4000万港元
-
港大《学苑》妄称内地背景校长将“赤化”学校
-
迪士尼巡遊雪莉玫晕倒 为保童话形象全程未摘头套
-
马化腾谈腾讯香港上市:希望投资者跟我们在同一个时区
-
“五独”窜聚台北,叫嚣建“反中”联盟
-
关于独角兽上市,他用“王老五寻亲记”说透了
-
广深港高铁港段主要项目竣工 8天后试运营
-
香港终院首次迎来两名女法官
-
港演艺界自发成立“内地发展协会” 成龙任会长
-
中国股票不赚钱?海外中企指数2年涨90% 领跑全球
-
香港财政司长:考虑征收房产空置税
-
英政府再发涉港报告,外交部:只会招致反感
-
香港国歌条例草案:辱国歌最高3年监禁
-
90岁李嘉诚宣布退休
-
港警上门调解纠纷遭醉酒男子抢枪 两名警员被击中
-
港“护国歌校长”:尊重学生对国家有不同意见,但…
-
“米老鼠学位”就业难,留学生起诉英国大学索赔52万
-
港立法会补选:建制派夺回2席 勾结“台独”的姚松炎大败
-
-
-
“给奶牛人工授精没经过奶牛同意,这是强奸!”
-
曾宝仪:事情还没查明,我已成为“强奸犯的女儿”
-
达美航空道歉了,但是……
-
万豪酒店被美团大众点评下架,但仍有平台可预订
-
谜案破了?蓝洁瑛亲口揭露曾遭曾志伟性侵
-
万豪回应“将港澳台及西藏列为国家” 网友:毫无诚意
-
30年来港女北嫁激增11倍:内地男慷慨豪爽受青睐
-
刘国梁侄女成香港队最小球员,誓言击败日本女乒
-
前国羽队员退队后赴港打球 复出首秀即夺冠
-
做人最重要的不是开心?这个浓眉大眼的胖胖背叛了TVB!
-
租金最贵的办公室不在伦敦在香港了
-
香港补习老师年薪堪比明星 补习天王身价达8500万
-
港媒街头突击测试,同学们的中文水平尴尬了……
-
在香港举办却列港澳台为国家,韩最权威音乐奖引抵制
-
港球迷再嘘国歌 港议员斥:专门搞事分子!
-
这个史上最肮脏拥挤的人类魔窟,也许就是我们的未来
-
TVB“打脸专家”陈豪又来了,观众纷纷叫好!
-
英媒:因中国企业家崛起,亚洲亿万富豪数首超美国
-
港媒:为追求更好生活 港飞行员或大批跳槽内地
-
香港地铁:外国男子无故将女子推下站台
-